close
有訂閱電子報的習慣,科學人電子報,字很多...我會挑有興趣的看,
這期的挺有趣的,節錄一些與大家分享。不過...一定很多人沒興趣啦~

        創意是個非常時髦的名詞,尤其在知識經濟掛帥的現代社會,人人都被要求做一個有創意的人。但就是說不清楚「何為創意?」以及「為什麼有創意?」

        創意是看起來很容易理解,但實在是很難界定的概念。因此,研究者就最好不談什麼是創意,也不要去問創意要在什麼條件之下才能產生。我們應該反過來問:「為什麼會沒有創意?」這個問題的同義詞是:「大部份的人在困境中為何無法出奇制勝?」也許,問題的核心就在「出奇」這兩個字上,也就是說人太容易習以為常,一旦陷入工作的常規,就很難打破慣例,而且工作越做越順手,就更因循苟且,整個認知系統就越鎖越緊了。

        一個例子很有趣。有一次我問班上的學生:「這裡有兩個袋子,A袋裝了100顆紅珠子,B袋裝了100顆黑珠子。現在,我從A袋中拿出10顆紅珠子,放到B袋裡,然後伸手到B袋裡把混合的珠子攪拌、攪拌、再攪拌…,接著,我再從B袋中捉出10顆珠子(其中可能有紅有黑),丟回A袋,然後又伸手到A袋裡,把混色的珠子攪拌、攪拌、再攪拌…。現在我問一個問題:由A袋中取出黑珠子,與由B袋中取出紅珠子的機率是否相等?」這問題的解法是很簡單的,但很多學生會把注意力集中在「攪拌、攪拌、再攪拌…」的詞彙上。當問問題的人把攪拌兩字重複越多次,則答「不相等」(正確答案是 「相等」)的學生數就越多。

        (這一段我最喜歡) 因為太熟悉某一個相當平常的概念,就會阻礙了解題的邏輯推論。例如在一片鐵板中間,挖了一個直徑為一吋的圓洞,然後把鐵板加熱,洞會變大還是變小?大部份的學生因為太熟悉熱脹冷縮的原理,都認為洞會變小。但這個答案是錯的,因為如果洞變小,那麼把挖下來的圓型鐵片也同時加熱的話,就無法填入原來的洞,因為它也會因熱脹大。有一次,我想把水管嵌入一片鐵板的小圓洞中,就差那麼一點點,怎麼也塞不進去,去請教鐵工廠的老工人,他把鐵板拿來就加熱,洞就變大了一點,再把水管塞進去,放入冷水中,鐵片的洞又縮小了,水管和鐵片像焊接一樣的緊密。越是想像熱脹冷縮,就越難想像圓洞會變大的事實,老工人教了我一堂有用的生活物理。

        所以,要有創意就是不要被很多概念的固有型態綁住。我有一位研究認知心理學的朋友,講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,可以和大家分享。有一位很有能力的公司副總,在一位也很有能力的總經理手下做事,上司把所有事情都打點好了,他真是空有一身功夫,卻無用武之地,很想掛冠求去,另外謀職,但目前的工作薪水不錯,公司距離剛買的家也很近,而且小孩的學區很好,就覺得留下來也不錯。有一天,他看到另外一家公司的求才廣告,正想投遞履歷去應徵,忽然靈機一動,認為他「應該為他那能幹的上司找事才對」!果然,別家公司一聽說他那位才能出眾的老闆有異動的念頭,就立刻想盡辦法挖角。結果呢?他的老闆走了,他則高升為總經理。創意就在那「一念之間」。

        如果功能性的固執是一切不能有創意的根源,那有解的可能性嗎?心理學家最近的答案是正面的,而他們提出的方法是「學會如何去忘記!」他們讓學生去記憶一串組織良好的字群,學會之後,再學另一串字群,一共學會了四個字串。一星期之後,再找學生來回憶這些字群,結果發現,由於原有的字串裡的字群組織良好,因此,一星期之後,回憶出來的字群雖然比一星期前少多了,但字串與字串之間的字群很少有跨組的情況。但是,假如在最早的字串學習中,告訴他們可以把這些字群都忘了,以後不會「考」了,則一星期之後的回憶,跨組出現的重新組合就增加了好多。這個實驗的結果值得深思,原來學會如何遺忘原先的聯結,可以增強往後再重組的可能性。也許在教學的方法上,除了要教學生「學會如何學習」,也要教他們「學會如何遺忘」了。

        以前我們都說,學習就是要把所學的東西記下來,現在我們要改變說法了:「讓電腦去記憶,讓人腦有創意!」忘了沒有?


(撰文╱曾志朗 中央研究院副院長,專長為認知神經科學。)

【本文轉載自科學人2005年7月號】

詳細文章請點這裡Click Here for Detail..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4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